能动履职!永安“检察监督+”护水清河畅

2024-06-14 10:54:00    来源: 三明市河长办     字号: 字号:


 
 

(摄影:苏志勇)

在永安沙溪河孤岛上,白鹭翩跹而舞、悠然信步,呈现出一幅白鹭舞碧水的优美水生态画卷。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为白鹭提供了栖息条件。

(摄影:苏志勇)

这里水生态环境良好,离不开检察力量的持续守护。近年来,永安市检察院融入生态检察“联”字工作法,构筑起“检察监督+N”水生态保护模式,以协同履职、立体履职、系统履职推进“水治”,助力辖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检察监督+协同履职”

汇 能 聚 力

“大量砂石堆放在河道管理范围,可能会阻碍行洪安全。”在开展派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工作时,检察官冯真久了解到这一线索。

永安市检察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线索调查,检察官与水利部门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砂石堆放现场调查核实。经现场勘查、无人机拍摄取证等手段,发现砂石堆放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不仅破坏河道环境,也成为阻碍行洪的障碍物,影响河道正常行洪,威胁群众安全。

 

在厘清行政部门职责的基础上,永安市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在河道旁堆放砂石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规范河道保护和管理工作。

收到检察建议后,职能部门成立河道清障工作专班,全过程跟踪砂石清运工作,督促河道管理范围内的2万方砂石料全部清理完毕,妨碍行洪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开展辖区河湖“四乱”及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这是我们发挥‘检察+行政’合力,助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有效实践。”永安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艳介绍。

永安市检察院用心构局搭架,建立完善“河长+检察长”“人大+检察”“政协+检察”等相关协作机制,形成跨区域、跨部门涉水领域案件线索“发现-研判-监督-整改-回头看”的全流程协作联动,合力破解治水案件线索发现难、工作滞后等堵点问题,促进河湖管护、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检察监督+立体履职

多 向 发 力

“现在,小区生活污水不再直排,臭味也没有了。”面对检察官的回访,居住在后溪河边的居民说道。

原来,检察官在生态保护指挥中心监控平台上发现“后溪河有污水直排入河”这一线索。永安市检察院通过走访居民、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调查、固定证据。经查,该小区为老旧小区,生活污水管网老旧、破损,导致生活污水排入河中。

永安市检察院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履职整改,推动污水管接入市政排水管网和污水污物清理,并将该段污水管网修缮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项目,有力提升城市“颜值”。

永安市检察院坚持分类施策,紧盯“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等重点、难点问题,立体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三年来办理涉水公益诉讼案件34件,推动整改非法侵占河道问题26处,督促清理河道20余公里,清运河岸固体废物200余吨,拆除阻碍行洪障碍物8个,清理、退让土地150余平方米。

 

 

 

“检察监督+系统履职”

延 伸 效 力

永安市检察院注重做好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综合运用实地督查、现场走访等方式,对所办涉水领域公益诉讼案件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促进整改形成闭环、问题系统解决。

紧盯水生态保护预防,讲好“治水法治故事”。永安市检察院在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联络点,在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设立生态法治宣传广场,携手河长办打造永安市水生态法治公园,游客、学生前来参观、打卡,沉浸式体验水生态普法。检察官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手册》,到集市、企业、学校开设水生态法治课堂,开展企业生态保护法律风险提示等活动,助力营造水生态环境全民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永安市检察院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释放“联”字工作效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注重协同、加强联动,持续为守护永安一泓清水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写好新时代永安生态领向的“检察答卷”。

来源:永安检察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