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作为三峡地区重要的水库移民安置区,一直以来都将提升移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重点工作。近年来,为切实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移民收入,沙县区在省移民发展中心支持下,坚持后期扶持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来抓,打造沙县移民创业园暨沙县小吃产业园,从建设、运营到收益分配全过程开启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既积极融入与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又有效促进了移民增收致富,持续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升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项目之一,沙县库区移民创业园二期日前已竣工。
打造了移民产业升级2.0版。创业园二期占地60.3亩,主要建设标准厂房3幢总建筑面积21829平方米及其附属配套设施等。项目总投资4100多万元,其中省级移民后扶示范区专项资金4000万元。入驻企业主要围绕“沙县小吃中央厨房”生产配料产品,直接供应全国沙县小吃门店,同时辐射带动建立中药材、食用菌、香料等小吃配料种养基地,带动从事相关种养业的农户,跑出了转型升级“加速度”,提升了移民群众幸福指数。在二期施工过程中,沙县结合实际需求,做精做细设计方案,高标准、严要求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移民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强化项目监管责任,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精心组织管理人员,切实落实好项目实施,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将每项工程都打造成放心工程、惠民工程,不断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既要搬得下,更要留得住。按照移民“创业有平台,就业有门路,产业大发展”的目标,围绕“资金形成资产,资产转化为资本,并保值增值”的思路,主动顺应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巧妙策划“造血”经济,有效提升移民生活品质。
目前,移民创业园二期1#、3#、5#厂房均已投入使用并全部出租,引进了三家从事沙县小吃产业的相关企业,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560多万元,用于移民子女高等教育补助、大额医疗费补助、老年移民生活补贴、生活困难慰问、移民村公共卫生维护和绿化管护等费用支出,成为当地移民群众长期增收的“造血”平台,活动惠及沙县区水库移民6351人次,获得了沙县区移民的一致肯定及好评,达到了项目实施方案既定的目标。此外,项目实施采用的“四种模式”得到了水利部、省水利厅、省移民发展中心等上级部门领导的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刊登至《中国水利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典型案例选编(第二辑)》。
下一步,沙县区将继续深化移民创业园拓展运营,开展移民培训,奖励移民就业,举全市之力打造了一艘集创业、培训、就业为一体的产业航母,统筹推进移民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