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自招:偏远乡村教师的爱心旅程
时间:2017-01-06 15:40

   和着新年的钟声,乡村教师熊自招的爱心故事,在偏远的建宁县伊家乡不胫而走。在乡间百姓的议论声中,他所带一年(1)班的24位学生,渐渐知道了班主任年前出远门的真相——上月25日至30日,熊老师去一趟福州,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爱心旅程,他成为我市教育系统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至此,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达到10位。

  不打自招 

  “我叫熊自招,不打自招……”这是他在2015年“乡村·中国梦”选拔现场的开场白。

  其实,他真的是在不打自招。选拔在县里进行,需要展示才艺,学校的老师都推荐会写一手好字的他,去试上一试。而他在现场表演写字之前,还有几句心里话想和大家说。

  献血的点点滴滴,在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读宁化师范学校的时候,一次听说献血车要来学校,他兴奋了几天,但最终没有盼来这人生第一次。从此,“献血”这两个字印在他脑海里了。

  回建宁执教,有了孩子,多年后他终于遇上了一件开心事。一家子久居乡村,难得有一回来到县城,原本只是想让女儿开个眼界,去县体育馆看动物展览。可是,之后闲逛反倒让他更激动了。

  “哇,这么多年今天终于可以献血了!”原来,在人多热闹处,熊老师看到了爱心献血车。填表、验血、献血……他毫不犹豫地做起多年前就想做的事。这一天是2012年11月24日。

  此后,每次一收到爱心献血车来建宁的信息,熊老师都会抽空从乡下赶往县城献血。直到2015年7月10日,在他爱心献血的时候,工作人员多问了一句:您是否愿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简单了解之后,他爽快答应了。很巧,福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编号为0067433的荣誉证书刚刚到手,他就来到了选拔现场。于是,他顺便把这张“纸”作了一下展示。

  “如果需要,也会毫不犹豫地去捐献。对我、对大家都有意义、有所启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社会就会更加安定、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熊自招在选拔现场道出了心里话。

  这次选拔过程被组织方拍成视频送到北京。公益组织最后决定,让熊自招作为乡村教师代表,前往北京参加“乡村·中国梦”素质拓展活动。第一次坐上远行的火车,可有座位的他,入夜后却站了后半程。他让座了。

  后来,那次选拔视频给了向来默默无闻的熊老师另外一份惊喜。有人告诉他,网上居然可以看到他。熊自招一查,果真如此。

  叫啥干啥 

  因为人家的爱心公益,熊自招有幸第一次到了首都北京。这是熊老师到过最远的地方。而这回到福州,居然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只不过是因为他自己的爱心捐献。

  出趟远门,对于熊老师来说,一向是件稀罕事。捐献的时间,并不是他能够选择的。一次成功的对接并不容易,需要捐献者与患者共同做好准备。捐献者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捐献,一切都要由医院那头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工作18年,熊老师在学校里是叫啥干啥的“熊老师”。读师范,他选的是“自然”科目,可这门课偏门,没有几个人选,他毫无怨言去学了体育。而乡村小学,哪里有办法分清这科老师那门老师。这不,上学期他教的是一年级数学,这学期他又教一年级语文了。

  上课期间,作为老师,还是班主任,无缘无故长时间外出,肯定不行。熊老师心想,要是可以的话,最好能够边打动员剂,边给孩子们上课。

  可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来不得半点马虎。毕竟,这是“生命的种子”!在捐献的最后阶段,患者的白细胞会被降到接近为零,等着捐献者的新鲜造血干细胞。患者对病菌,完全散失了抵抗能力。一有差迟,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致命的。

  熊自招知道事关重大。而县教育局、伊家中心小学都全力支持,同事们主动帮他把活顶上。第一回去省城,熊老师只到了两个地方。刚到福州当天,去了三坊七巷。而鼓山,是他表哥无意中知道他来,特意带他去的。

  在省肿瘤医院里,熊老师老老实实当“病人”,每天抽血检验、注射“动员”……爱心的旅程,其实对任何一个捐献者来说,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作为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员,熊自招已经累计献血2800毫升。从献血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熊老师来说早都是以平常心来看待的事。可这回,他觉得奇怪,自己天天兴奋睡不着。原来是他太少出门,认床了!

  心有牵挂 

  爱心总是有缘。

  在偏远的均口镇半寮小学干了两年之后,熊自招调回伊家乡,又在偏远的小学一直干到全部撤并,才来到中心小学。

  伊家乡东风村大演自然村是他的老家。熊老师深爱着这片土地,是这里的乡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1979年出生的他,两周岁就遇上了火灾,是一位赶来救火的好心人把他救了。如今,一直找不到恩人,是他的遗憾。

  没想到,这回自己救了人家。人类白细胞抗原即HLA,是决定排斥反应的关键。低分辨检测的是HLA的三个位点,而高分辨则要检测五个位点。能够找到一份“命中注定”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并且配型成功的概率,至少是以十万分之一来计算。

  可熊老师加入骨髓库的一年之后,就低分辨配型成功。三个多月之后,又高分辨配型成功。此后一个多月,就在2016年12月29日成功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速度之快,堪称奇迹。

  双臂入针引血,体外循环分离……躺在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血液在体外循环了30次之后,造血干细胞采集停止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捐献的熊老师,起来之后第一句话,就与赶飞机送造血干细胞的北京护士说:“代我与小朋友说,健康成长!”

  “……因为您的帮助能改变我孩子的一生……”总是言辞开朗的熊老师读完北京护士带来的患者母亲的感谢信后,沉默了。

  第二天,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岁美和建宁县副县长孙元玲一路送他回家,反复交待他要多注意休息。县教育局和县红十字会也商量着落实这件事。可熊老师总是心有牵挂:“下午还是要去学校。”

  当天下午,熊自招果然出现在课堂上。而此时,他的摩托车仍静静地停在建宁县北动车站外。其实,他是独自骑了一个小时的摩托车之后,才踏上此前的爱心之旅……

  (李顺亮 文/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